SCI論文(www.0546wclm.com):
摘要:器樂合奏是由多個樂器表現和塑造共同的音樂形象的集體表演藝術。器樂合奏藝術以其全面而均衡的組合方式賦予了音樂作品極致的表現力,近乎無窮盡地延展了音樂創作的空間和層次。本文以銅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為例,在廣泛地查閱資料和閱讀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演奏實踐,分析了銅管樂與弦樂的樂器組成及藝術風格,對銅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樂曲進行創新性探索,并研究了如何練習演奏銅管樂器與弦樂器的合奏作品,希望能夠予讀者以借鑒性意義。
關鍵詞:銅管樂器;弦樂器;合奏;創新
在人們傳統的認知中,管弦樂指的就是歐洲古典交響樂。但實際上,管弦樂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無時不刻不在接觸管弦樂。手機音樂、電視音樂、電影音樂等樂曲中都有管弦樂的影子。管弦樂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聽眾,引發聽眾的喜愛和共鳴。管弦樂器包括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和弦樂器,不僅包括國內的,還包括國外的,除了能夠表現古典音樂之外,同樣也可以演奏現代音樂。本文通過對銅管樂器和弦樂器的合奏演繹進行創新性探索,以期找到更加科學的方法來表達管弦音樂。
一、銅管樂與弦樂
?。ㄒ唬┿~管樂的樂器組成及藝術風格
銅管樂器是一種將氣流吹進金屬制成的圓柱形號嘴(mute)后造成嘴唇振動的樂器,演奏者以雙唇振動空氣發音,并利用管子的長短和泛音的變化發出不同的音高。被稱為銅管樂器的樂器,由樂器的發音方式來決定,而不管樂器的制作材料是否是金屬。
銅管樂器是樂器中最輝煌、磅礴的家族?,F代銅管樂器一般包括按鍵式銅管樂器和滑管銅管樂器。按鍵式銅管樂器在銅管樂器中占大多數,由演奏者的手指壓下按鍵來改變管子的長度。小號(cornet)是最常見的高音樂器,明亮壯麗,通常奏強節奏或強和聲。圓號又叫法國號(French horn),溫暖結實,音色特殊,在交響樂中基本決定了樂曲的性格。大號(tuba)體型巨大,聲音低沉,通常用來演奏和聲,構筑地基。長號(trombone)是唯一常見的滑管銅管樂器,通過滑動拉管來改變管子的長度,中低音,金屬色彩強烈,兼容性較強,一般用來演奏中音和聲。
銅管樂器的音色本身就是一種功能。銅管聲部自帶的“金屬質感”音色在表達情緒和形象時十分直觀。例如,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第四樂章片段使用四把圓號在高、中、低音區演奏ff音響效果,圓號特有的金屬質感為樂章營造了犀利和肅穆的厚重感,奠定了滿是陰霾的整體環境基調。長號的滑音很有特色,可以模仿飛機、警報音等特殊效果,常被運用于爵士樂中。拉威爾《波萊羅》中著名的長號solo段落利用長號的滑音來表現舞蹈般的旋律特性。
?。ǘ┫覙返臉菲鹘M成及藝術風格
弦樂器的音色單純,適合于演奏比較淳樸的作品。莫扎特、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埃爾加等所作的弦樂小夜曲,都是比較著名的弦樂作品。弦樂器是樂器中的重要分支,依靠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振動發音。弦樂器的音色統一,弓法多樣,靈動多變,極富表現力,常在室內樂和小品中擔當獨奏的角色,又可以演奏澎湃激昂的合奏部分。柔美、動聽是弦樂器的共性,因此,弦樂聲部可以用來演奏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
根據發音方式的不同,弦樂器可以分為撥弦樂器、拉弦樂器和擊弦樂器。豎琴是用兩手撥奏的撥弦樂器,合奏時主要擔任和聲伴奏和滑奏式的裝飾句,獨奏時能奏出優美有感染力的抒情段或華彩段。小提琴是最具表現力和穿透力的樂器,音域較高,細膩多變,演奏技巧極其豐富,有大量的獨奏作品。第一小提琴常擔任樂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經常演奏旋律的和聲來支撐旋律,也經常和第一小提琴共同演奏復調來對話和應和。中提琴與小提琴外形相似,體積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音質別具一格,適合表現神秘的情調。大提琴的聲音結實強壯,感染力強,常用來豐富和聲,也經常用來演奏節奏聲部。低音提琴又稱倍大提琴,是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樂器,獨奏作品較少,是樂隊中音響的支柱和基本節奏的基礎,常用于伴奏。古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彈撥樂器,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用大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四指彈弦發聲,控制節奏和強弱。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音色明亮,剛柔共濟,可以獨奏、合奏,或者為琴書和戲曲伴奏。
二、銅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的創新性探索
?。ㄒ唬┖献嘈问降膭撔?br />
中國民樂的特點是平穩和諧的五度相生律調式,講究樂感和韻味。中國傳統音樂的合奏處于一種保守狀態,雖有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創新,但是色彩單薄,音響單調,需要聽眾靜心聆聽才能感受到樂曲的意蘊。西方音樂則更加注重和聲飽滿,節奏的多樣性和飽滿的情緒性兼顧,表現出一種壯美的藝術精神。我們可以嘗試采用中西方音樂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銅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的創新性探索。從中西方樂器的配合開始,不斷調整古箏、古琴、揚琴、二胡、阮與小提琴、大提琴、長號、圓號等樂器的組合和人數,在長節拍的部分加入比較豐富的銅管聲部或小提琴伴奏,改編曲目的節奏、風格、和聲色彩等,在突出民樂合奏個性音色的基礎上,建立起豐富多彩的合奏體系。
?。ǘ┡淦骷挤ǖ膭撔?br />
銅管樂器與弦樂器之間相互結合的方式是無窮盡的,因此,我們可以盡可能去放飛想象,創造出各種新奇的音響組合方式。銅管組的配器,或者以小號為主,圓號呼應,長號低音,大號奠基,嘹亮生動;或者以圓號為主,小號呼應,余者織體,抒情豐富;或者以長號為主,小號呼應,圓號織體,大號支撐,強烈震撼。弦樂組的配器,第一小提琴為主時,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為織體,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提供低音和復調;大提琴為主時,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都為織體,低音提琴提供底部的支撐……鍵盤和弦樂加銅管的組合,鍵盤和弦樂結合之外,銅管作陪襯,構成伴奏或織體,平添了幾分剛毅、厚重的底色。銅管可以形成強烈有力的配置,鋪墊出豐厚的和聲或者鏗鏘有力的節奏型和弦,也可以采用輕柔的吹法,完成溫柔的對答。銅管樂和弦樂之間的音區銜接和音響共鳴都要重點考慮,否則會出現一些性格裂縫。打擊與弦樂加木管加銅管的組合,以打擊樂和弦樂為主奏聲部,木管和銅管可以是呼應化的復調處理,音樂性格鮮明,也可以在中間地帶形成織體,顯露出溫柔融合的一面。
?。ㄈ┮魳吩氐膭撔?br />
管弦樂的發展和創新需要適合自身演奏特征的新樂器的加入,銅管樂器和弦樂器的創新合奏演繹更需要注入新的音樂元素??梢栽黾优?、古箏、三弦、月琴等弦樂器,增強彈撥聲部的支撐,豐富樂曲的整體音樂效果;也可以新添二胡、中胡、革胡等弦樂器,豐富拉弦聲部,增強樂曲的表現力;還可以運用圓號、長號、小號等銅管樂器,強化吹管聲部的音色構成,增添樂曲的感染力。根據合奏的演奏需要,可以引入電聲樂器、現代打擊樂器等現代音樂元素,對合奏作品進行現代化改造,構筑和完善音樂色彩。合唱、伴唱、混編樂隊伴奏、變體饒舌等現代音樂手法的應用,能夠加強合奏作品的藝術渲染力和任務表現力,對樂曲的塑造和發展推波助瀾。
三、銅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的演奏練習
?。ㄒ唬┓治龊献嘧髌?br />
分析和評價合奏作品是音樂知識和音樂素養綜合調用的過程。對合奏作品的分析程度,會直接影響合奏排練及舞臺演出的效果。如果不熟悉總譜,不能對譜號變化、移調樂器的音高、樂器奏法標注等做出快速正確的反應,就無法準備把握合奏作品作者的創作意圖,無法觸及作品真正的藝術內涵,對合奏作品的演繹缺乏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銅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作品的演奏練習首先需要結合總譜及相關多媒體資料,初步掌握合奏作品。了解合奏作品中詞曲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有助于準確把握作品的本體風格。其次,反復分析作品和聲、曲式結構、演奏術語、配器技法、旋律及伴奏聲部,對合理準確地表現合奏作品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合奏作品的精神分析是對技術分析的提升和補充,旨在把握作品的精神內涵,挖掘作品背后隱藏的思想感情和人文關懷,具有卓越的美學意義。
?。ǘ┖侠矸峙渎暡?br />
編配獨奏樂曲時,聲部的分配原則通常是保留重要聲部,去掉次要聲部。編配合奏樂曲時,為了使樂曲呈現的最終效果更加豐富立體,會更加完整的保留聲部。銅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時,演奏者分工不同,根據樂器的使用種類和數量,合理地將樂曲各聲部分配給不同的演奏者,對樂曲的演繹來說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合并同類聲部,簡化復雜節奏,突出旋律和復調聲部,從而使音響效果更加豐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樂曲在發展變化中出現了一些明顯的主題動機,就要結合樂曲主題的發展和音樂的走向來完成聲部分配,體現出合奏的意義。如肖邦《e小調協奏曲》第三樂章,音樂形象鮮明突出,富于色彩性和交響性,弦樂器承擔了絕大部分的演奏內容。為了使主題更加飽滿有力,也為了在使難度技巧降低的同時保證音色的準確性,會將樂曲中一部分弦樂聲部分配給銅管樂器。
?。ㄈ┭葑嗑毩暫献?br />
銅管樂器和弦樂器的合奏注重演奏技法的統一性和音樂情緒的一致性,但評判合奏作品演奏的最重要標準是合奏作品音樂表現的整體性。樂曲所有聲部相互配合,共同演繹,完成作品的音樂風格。首先,演奏者要準確完成個人負責的聲部,摒棄過多的個人情緒和想法,運用合奏的思維去思考和演奏??梢詮幕镜臉纷V演奏練習開始,從個人單一聲部逐漸增至雙人乃至多人,滿足速度、節奏、音準等要求后,再針對音樂的處理進行更高層次的練習。其次,聽覺訓練要貫穿合奏練習始終。從和聲變化明顯的段落開始,感受樂曲中變化的音高、節奏和音樂情緒,從單一線條開始練習,再到多聲部復雜和聲對位,聆聽自身的聲音和同伴的聲音,培養演奏者的立體和聲感及和聲敏感度,從而達到演奏的和諧統一。最后,合奏訓練的核心問題是各聲部間有效地融合。通常,弦樂器引領樂曲的節拍,主次聲部相互交替、此起彼伏,配合和推進音樂的走向。各樂器依次進入,交替演奏,使各聲部的演奏形成導句和答句,達成和諧統一。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音樂欣賞水平也穩步提升。管弦樂是一項復雜的音樂形式,需要不同的樂器配合演奏出音樂的魅力,亟需加強不同樂器間的融合,加大管弦樂的創新力度,不斷融入新的音樂文化元素。只有從合奏形式、配器技法、音樂元素等方面對樂器合奏進行創新性探索,找到樂器演繹創新的新途徑,才能夠更好的滿足人民的音樂文化需求,在世界音樂文化中占據有力地位,促進我國音樂文化事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何天元.銅管樂器與交響樂的藝術地位與品鑒價值分析[J].藝術品鑒,2021(27):188-189.
[2]吳玉輝,盧曄,程怡,王政寧.民族器樂合奏教學模式初探[J].黃河之聲,2013(21):53-54.
[3](蘇)德·羅加爾·列維茨基著.管弦樂隊講話[M].人民音樂出版社會.1980(02).
[4]張雪媚.音響音樂觀念下的樂隊與樂器——西方管弦樂隊發展的若干問題[J].民族藝術研究,2007(04):58-65.
[5]王建元.對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編制多元化與創新的思考[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3(04):31-33.
[6]劉文金.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發展——創作、編制[J].演藝科技,2010(11):41-46.
[7]邢長江.天籟草原壯美牧歌——管弦樂音詩《壯美的牧歌》創作特點探析[J].人民音樂,2009(12):32-33.
[8]邢維凱.絲竹管弦古典印象——由“華樂女子五重奏”音樂會引發的一些思考[J].人民音樂,2012(08):14-15.
關注SCI論文創作發表,尋求SCI論文修改潤色、SCI論文代發表等服務支撐,請鎖定SCI論文網!
文章出自SCI論文網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0546wclm.com/yishulunwen/3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