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www.0546wclm.com):
摘要:民營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其平穩、健康地運營與發展對我國經濟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應加強對民營企業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相關研究。本文主要通過介紹民營企業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意義,分析了其為企業發展帶來的影響,然后闡述了推動民營企業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優化措施,以期為民營企業提升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效率,進而推動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民營企業;資本運營;產業整合;意義;優化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企業逐漸結束了風口紅利期,開始側重于企業的內部管理,同時積極地規劃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尤其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民營企業而言,科學地進行資本運營并實現產業整合,提升未來的發展空間就變得更加重要。在這樣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選擇通過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經濟資源。
一、企業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必要性
1.資本運營不良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
對企業而言,資本運營一直是其盈利的重要手段。相較于資源、資本更為穩定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資本條件相對較弱。若民營企業不能有效地對資本運營進行科學的管理,將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風險,從而直接造成企業經濟利益受損,甚至導致破產。
經營風險,即企業未有效地對自身經營管理提出并實施合理有效的措施,從而導致企業經營不善,直接影響企業營收;第二,財務風險,即企業由于缺少對于財務資金的科學運作,導致企業出現資金短缺、負債等問題,直接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進行經濟活動;第三,信息風險,即企業在信息方面沒能做到有效接收與分析,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造成的企業相關危機;第四,管理風險,即由于企業的決策失誤或管理混亂造成不利局面;第五,法律風險,即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觸犯了既定法律法規,而給企業帶來不利的法律后果[1]。
2.產業整合對企業的益處
對民營企業而言,在發展方向上應該秉持“輕裝上陣、管理有效”的理念,這樣可以有效地改善企業的資金周轉問題,同時大大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提升企業競爭力。而實現“輕裝上陣、管理有效”理念的重要方式即為產業整合,在進行產業整合后,可以直接對冗長的產業鏈進行“減負”,使企業的產品方向更明確,縱向深化產品質量,直接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也能有效集中企業的資本投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資本運營風險。另外,在產業整合的情況下,企業不再需要浪費過多的精力在管理上做到“面面俱到”,可以更好地實現統一管理,提升管理效率[2]。
二、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對民營企業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民營企業進行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后,會自然過渡到重視管理的發展階段。首先,當資本運營介入到企業中來,勢必會涌現出資本方對于企業的運營要求,如產品結構優化、利潤增長等,而在明確的要求下,企業為了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達到目標,會自然地催生出一系列有助于企業發展或盈利的管理辦法;其次,在實行產業整合之后,企業會相應地降低管理成本,這也將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在產業整合后的精簡模式下,為了在輕資產的狀態下產生更多利潤,企業也會將目光放在產品成本、人員成本等管理方面,從而實現企業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實力
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首先,對每個企業而言,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無疑是最強的競爭力,而資本運營最直觀的結果即是增強了企業的資金流動,使企業可以在資金的支持下完善自身的盈利手段;其次,企業的核心技術也是具有代表性的綜合競爭實力,當資本介入到企業運營時,無論是已參與到企業中的資本方,還是待參與到企業中的資本方,都希望企業能夠在行業中擁有核心技術,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資本運營,企業都會積極地完善自身的核心技術,從而提升綜合競爭力;最后,產品整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釋放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也是重要的綜合競爭實力之一。
3.有助于企業拓展新領域
當企業開始進行資本運營和產業整合時,其運營和整合的思路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在新領域中發展。如果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意愿通過進軍對自身來說陌生的新領域,那么通過資本運營的思路可以有效地減少企業的資金消耗。因為在資本的運營模式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直接投資,從而將資金投放在咨詢、學習等方面,幫助企業在新領域快速扎根。而產業整合在資本運營的支撐下,可以幫助企業通過收購的方式直接進軍新領域,這種方式相當于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使其能直接地使用被收購企業多年來積累的行業經驗與核心技術,只需要投入一定的管理成本,在渡過磨合期之后便能實現穩定的利潤營收,相對于從零開始,風險性更小,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4.降低企業市場進入成本
當民營企業進入到某一市場時,需要一定量的資金成本和技術成本,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則能夠幫助企業降低市場進入成本。具體來講,如果民營企業新進入的市場與之前的經營業務范圍存在較大差異,表示企業需要在前期準備和完善工作中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例如,購置新型設備、招聘專業工作人員、引進新技術、建立新廠房等,這些都會增加企業的運營發展成本。而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使得民營企業能夠通過兼并、重組、收購等方式,降低企業進入到一個新行業的難度,同時,還能夠降低企業進入新行業中面臨的負面影響,有利于企業盡快尋找到適合新市場的運營發展模式。
三、民營企業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優化措施
1.正確認識資本運營
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下,企業若想通過提升自身競爭力在行業角逐中脫穎而出,必須懂得運用資本的力量幫助自身進行快速成長。通俗來講,資本運營的意義就是對具有盈利潛質的企業或商品進行投入,然后通過一系列的運作將投入成本收回,并實現盈利。因此,有關企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如上文提到的管理水平、核心技術等等,只有在自身具有一定的盈利潛質時,才能更好地吸引資本介入,從而通過資本運營來擴大企業規模,實現盈利增長。而在擴大規模之后,也要相應地懂得產業整合,收縮自身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以此在資本運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實力。即從資本運營到產業整合再到資本運營,形成良性循環,不斷將企業做大做強,從而達到最終的理想狀態。為了完成這一目標,需要每個企業從最開始的時候便能正確地認識到資本運營的目的,踏踏實實地提升企業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
2.明確產業整合的目的
為了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民營企業一定要學會整合自身的產業資源。對企業而言,產業整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產業與環境的整合,即企業所發展的產業能夠有效與環境融為一體,產業的發展、進步與消失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可以簡單理解為打造可持續綠色發展的企業。試想一下,若企業所經營的產業會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那么企業必定會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受到限制,甚至逐漸消失;另一種產業整合的思路與要求更適用于大部分企業,即企業本身通過規劃自身的產業,理清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上下游供應鏈關系,打造更完善的產業鏈,畢竟良好的供應鏈關系能夠使企業在未來發展中變得更加平穩,且更加具備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例如,某企業旗下的產業有糖果制造業、書籍印刷業,那么在產業整合的思路下,該企業應該圍繞其中較為重要的產業,舍棄較為邊緣的產業來打造上下游供應鏈,比如可以舍棄書籍印刷業來開發相應的甘蔗、甜菜等糖果原料等種植業,即放棄多元化經營,延伸產業鏈??傊?,企業需要明確何謂產業整合,才能更好地利用產業整合思路提升企業的未來發展空間,幫助企業更好地面向未來。
3.明確企業發展目標
為了更好地對企業進行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企業應明確發展目標,盡管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但若企業不能明確自身定位,盲目地進行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企業應該審視自身的產品結構或發展歷程,例如,某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經常由于資金問題導致發展受限,那么企業可以考慮通過資本運營的方式以獲得充足的資金鞏固自身的發展,而不是考慮進行產業整合。同理,對于那些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可以考慮通過產業整合的方式幫助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更好地抵御行業沖擊。
4.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優秀的企業文化也是幫助企業有效進行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方法之一。對企業而言,企業文化相當于最具價值的名片,而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都需要企業向外進行一定的“外交”活動。例如,引資或并購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投資人和被收購方不僅會考量企業的綜合實力,還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該企業的文化所吸引,有時較差的企業文化可能會直接為企業帶來不良的影響,從而導致引資或并購失敗。而加強企業文化需要有關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三觀,建立積極和諧的氛圍,讓每一個在企業中工作的員工樂于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并以在該企業工作為榮,保證企業的對外形象是陽光、溫馨、向上的,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3]。
5.制定資本運營退出戰略
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應用并不是單一的擴展戰略,這表明民營企業需要制定合理的退出策略,在資本市場中實現靈活的進入和退出,這樣才能夠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講,民營企業需要明確資本運營退出策略的制定方向,退出不代表死亡,而代表主動選擇退出業務的最佳時間、最佳方式,以此來實現對企業各項運營發展資源的合理應用,同時確保資本運營戰略展開的靈活性和戰略性[4]。此外,合理的資本運營退出策略需要具備降低企業運營發展風險的功能,基于企業壽命理論,企業壽命的關鍵在于社會及公眾能否接受其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如果產品及服務進入了衰退期,自然需要退出該業務,以此來延長企業壽命,同時避免衰退業務導致的虧損。
6.合理應用收購杠桿方式
在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過程中,民營企業需要應用大量的流動資金,杠桿收購方式則能夠幫助企業提高產業整合效率,擴大產業增值空間。具體來講,各個金融機構近年來紛紛開設了不同規模的并購基金、產業基金,除了基礎的銀行融資貸款之外,民營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金融機構提供的并購基金、產業基金,以此來推動企業產業整合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民營企業在應用收購杠桿方式的過程中,需要以“明股實債”形式為主,以此來實現此類基金風險的準確控制,確保企業能夠選擇資信狀況良好、盈利模式可靠的項目進行合作。
7.強化對金融類企業的參股
民營企業是資產整合市場中最為活躍的企業類型,這是因為民營企業是投資金融機構操作及控股操作的主要對象,而很多民營企業能夠實現飛速發展,多是從與金融機構展開合作開始的,這表明民營企業還需要強化對金融類企業的參股力度。具體來講,民營企業應結合自身資本運營需求及產業整合要求,合理選擇金融機構、投資資產管理公司、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類企業進行合作,并且建立上下游的產業鏈金融通道,這些都能夠為企業進行資產整合奠定基礎。此外,民營企業還可以聯合其他行業企業,建立產業整合團隊,以此將跨產業資源來為我所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能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多助力,相關企業應明確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意義,主動審視企業的發展需求與發展目標,結合兩者資源優勢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選擇最適合企業的發展路徑。同時,企業自身也要著力建設企業軟環境,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在關注企業利潤的同時打造優質的口碑,為和諧社會的構建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董昆.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防范及對策研究[J].商展經濟,2021(15):121-123.
[2]薛亞楠.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舉措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1,29(24):194-195.
[3]丁寧.企業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相關研究[J].財會學習,2019(26):214-215.
[4]王曄.民營企業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的相關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9):216,218.
關注SCI論文創作發表,尋求SCI論文修改潤色、SCI論文代發表等服務支撐,請鎖定SCI論文網!
文章出自SCI論文網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0546wclm.com/guanlilunwen/36509.html